真正的智慧,不會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褪色。
諸葛亮,除了是一名傑出的政治軍事家,還是一名優秀的思想教育家,
他所著作的一本《誡子書》,被後世奉為修身立志的名篇,受益匪淺。
書中有這樣兩句話,令人印象深刻,堪稱是扭轉禍福的竅門!
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,後世將其簡化成「 淡泊明志,寧靜致遠」。
清心寡欲、排除雜念,才能看清內心的志向,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;做到心如止水,全神貫注去學習,就不會實現遠大目標。
人生總會遭遇各種坎坷和崎嶇,當你迷茫、焦慮時,面對未來一籌莫展,不妨靜下來,好好思考一番,冷靜、理智地看看自己。
「做人的魅力在於,你是否是真實的自己。」 ——褚時健
1、淡泊明志——摒棄外來干擾,看清自我
放下功利心,用求學的心態去面對外界,才能真正得到提升,明確自我。
倘若是,滿心想著去賺大錢,滿心想著出人頭地,心被欲望蒙蔽,做什麼都不能成,迷茫、焦慮就是這麼來的。
同時,「淡泊明志」還要求我們,摒棄外來干擾。我們很多時候,會很容易被別人的說法左右。
我想做一件事,身邊總會迎來各種聲音,各種嘲笑、各種打擊,面對這些,我們往往會對自己產生懷疑,變得唯唯諾諾,反而失去了原有的魄力。
學會去看淡他人的言語,專注於自己的內心,相信自己,盡最大努力去拼搏。
2、寧靜致遠——心如止水,每臨大事有靜氣
水靜極則形象明,心境極則智慧生。做事最忌諱衝動、盲目,一時心血來潮做事,往往都是有頭無尾。
遇事保持冷靜,先摸清楚形勢再做決定,冷靜處理事務,才能減少錯誤率,方得到長遠的發展。
人只有不斷學習,不斷接收新事物,才能保證不掉隊。而進入社會,難免會浮躁,時間不夠用,想要高效率地學習,只有保持寧靜。
不僅僅是環境上的靜,更是內心的寧靜,先不要去想別的,專心致志,方可事半功倍。
淡泊明志,寧靜致遠
當你迷茫、焦慮時,不妨靜心一品這8個字,摒棄外界一切干擾,專注於自己的內心;遇事沉著冷靜,迷茫時就去學習,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。